欢迎访问山东荣城建筑集团官方网站!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政策法规

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

发布时间:2025-03-31

《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》是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层面重要政策文件(国办函〔2024〕20号),旨在通过系统性措施推动建筑领域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,助力实现“双碳”目标。以下是方案的核心内容及实施路径分析:

一、总体目标

2025年目标

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度体系更加健全,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。

新建超低能耗、近零能耗建筑面积比2023年增长0.2亿平方米以上,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增长2亿平方米以上。

建筑用能中电力消费占比超55%,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8%。

2027年目标

超低能耗建筑实现规模化发展,建筑用能结构进一步优化,建成一批绿色低碳高品质建筑。

二、重点任务

方案围绕新建建筑、既有建筑、用能结构、运行管理等环节部署了12项任务,具体包括:

1. 新建建筑节能降碳

城镇建筑:推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,京津冀、长三角等地区率先规模化发展;强制使用高效节能设备、绿色建材,强化能源管理系统配置。

农村建筑:坚持“农民自愿、因地制宜”,提升围护结构保温性能,优化防潮隔热设计,推广菜单式微改造。

2. 既有建筑改造升级

城镇建筑:建立能效数据库,分级分类推进改造,重点更新空调、照明等设备及外墙保温、门窗。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城市需加快改造。

农村建筑:对墙体、门窗等进行节能改造,改善居住质量,结合老旧小区整治同步实施。

3. 建筑用能低碳转型

可再生能源应用:制定光伏一体化建设标准,试点工业厂房、公共建筑等新建项目光伏一体化;推动地热能、生物质能、余热规模化利用。

电气化提升:新建公共建筑全面电气化,提高住宅采暖、热水、炊事电气化普及率,降低化石能源依赖。

4. 运行阶段节能管理

公共建筑:建立能耗限额制度,严格室温控制,加强重点设备调试保养,推广能源费用托管服务。

居住建筑:淘汰低效设备,推广高效家电,引导居民按需用热,实施两部制热价改革。

5. 其他关键任务

严格建筑拆除管理,推进城市有机更新,杜绝“大拆大建”。

发展装配式建筑,推广绿色建材,规范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。

三、支撑保障措施

技术创新

支持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研发,培育领军企业,推动技术集成应用。

推广“光储直柔”、智能调控技术,提升建筑储能与调峰能力。

法规与标准

修订《节约能源法》《民用建筑节能条例》,提高建筑节能标准至超低能耗水平。

建立建筑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,完善能耗数据共享机制。

政策与资金

中央财政支持节能改造,落实税收优惠,鼓励绿色金融产品创新。

推广“以旧换新”政策,引导居民淘汰低效设备。

四、实施意义与挑战

意义:建筑领域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0%以上,该方案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,可有效降低工程建造与运行阶段碳排放,为“双碳”目标提供支撑。

挑战:需解决农村改造资金缺口、技术推广成本高、既有建筑改造协调难等问题,需强化跨部门协作与市场化机制创新。

五、地方实践与示范

北京城市副中心:作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,重点推进智能建筑、可再生能源应用及绿色交通体系。

长三角/京津冀: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试点,探索建筑光伏一体化与区域余热协同利用模式。

如需进一步了解政策细则或地方实施方案,可参考国务院公报、国家发改委及住建部官方文件。

 


上一条:2025年中国建筑行业新政全景:质量安全与绿色转型双轮驱动 ——政策解读、行业趋势与合规发展指南

下一条:威海出台16条措施促进住房领域消费

扫码关注官方微信

版权所有:山东荣城建筑集团  鲁ICP备12003456号-8  技术支持:奥讯软件